通知公告
外省資訊
為實現專用汽車產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建設湖北省萬億汽車產業走廊配套區和專用汽車轉型升級示范區,制定以下獎勵補貼政策,看完本文有什么疑問的地方歡迎致電咨詢。
咨詢熱線:18709834578或18186061490(v同)
(業務范圍:工商財稅、股權設計、專利商標版權軟著、項目申報、軟件開發、各類標準制定(參編)、審計報告、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科技成果評價、資質認證等企業服務平臺)
一、目標要求
(一)基本思路。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要求,實施“1335”發展戰略,即聚焦上裝、底盤一體化集成“1個目標”,純電動、氫燃料電池、增程式混動“3條技術路線”,上裝升級、底盤換電、智慧賦能“3條發展路徑”,物流類、環衛類、應急類、文旅類、危化品類“5大重點車型”,持續推進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通過政策支持、研發中心建設、產業生態培育、供應鏈金融接口升級等舉措,打造隨州千億級的專用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
(二)發展目標。到2025年,專用汽車生產資質企業突破90家,專汽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總量超過220家,通過兼并重組培育2—3家產值過百億元的集團化公司,3家產值過50億元公司,10家產值過20億元公司,專精特新企業新增30家以上,專用汽車年產量力爭超過25萬輛,新能源專用汽車占比達到20%左右,專汽產業總產值力爭突破1000億元。
二、發展重點
(一)深耕新能、智能、應急“三大領域”。積極引進知名企業與新楚風、程力集團合作,開發和生產純電動、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專用車底盤和整車,支持隨州專用車生產企業與程力集團、新楚風合作,加快生產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專用車。積極引進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來隨布局動力電池及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銅箔鋁箔、高功率密度電機等產業鏈,擴大新能源汽車產業版圖。發揮隨州作為全國首批應急產業示范基地的品牌優勢,引導程力集團、齊星集團、楚勝汽車、江南專汽、瑞力專汽、江威智能等企業大力發展醫療救護、防洪排澇、電力運維、消防、軍警、后勤保障等應急車輛,推進專汽產業與應急產業融合發展。(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隨縣政府、曾都區政府、隨州高新區管委會、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應急管理局)
(二)構建機構、監管、產業“三大格局”。構建學術機構大格局,探索將湖北省專汽研究院、隨州武漢理工大學工業研究院、湖北省應急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國聯通(隨州)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轉型為復合型的行業機構,從單純的技術研究向戰略研究轉型,成為戰略研究、產業研究機構。構建監管大格局,加強產品質量監管和行業自律,形成揚優避劣的質量管理體系,對擾亂市場從事違法經營活動的企業依法予以查處。加大稅收調控力度,在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允許的前提下依法給予稅收優惠。構建產業大格局,補強延伸產業鏈,深挖產業鏈拓展潛力,開發應急、文旅等高端裝備,做大做強產業集群。(牽頭單位:市經信局、市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稅務局、湖北省專汽研究院、隨州武漢理工大學工業研究院、湖北省應急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國聯通(隨州)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市汽車行業協會)
(三)升級供應鏈、外貿、服務“三大接口”。升級供應鏈接口,依托長江汽車產業供應鏈公司、省交投集團資源,在隨州建設集底盤、鋼鐵、鋁錠等大宗原材料物流、加工、配送為一體的加工配送中心,聯合采購底盤、鋼材、零部件、標準件等大宗需求產品,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集體議價能力;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依法申請設立企業聯盟,開展融資租賃等金融服務,支持企業上市,引進各類股權投資,推進企業債權融資,穩步推進資產證券化。(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金控集團)升級外貿接口,通過國際化展會、博覽會、經貿洽談會等活動,引導優勢企業“走出去”,鼓勵隨州企業到市場潛力大、產業配套強的國家投資建立生產基地及境外銷售和售后維修服務中心,加快出口產品、市場、品牌升級。依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積極開拓國外市場。(牽頭單位:市商務局,責任單位:隨州海關)升級服務接口,加強產業招商,對強鏈補鏈的重點招引項目,采取“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的辦法予以支持。(牽頭單位:市招商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支持企業利用工業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用戶信息數據庫,全過程采集使用端信息,通過智能分析,更為準確地掌握用戶需求、市場分布、產品改進等信息;整合隨州專用車上裝數據、備件供貨渠道、維修設備等資源,完善專用車售后服務信息、價格、標準體系,在車輛使用相對集中區域,探索建立“隨州專用車”智能售后服務站,提高隨州專用車整體服務水平,增強用戶滿意度。(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中國聯通(隨州)工業互聯網研究院)。
三、實施路徑
(一)以專精特新為基礎,打造“隨州專汽”特色品牌
1.實施“一企一品”行動。確定15家專汽企業,成立工作專班,明確主打產品,瞄準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引導企業以專精特新為主攻方向,爭做行業細分領域單項冠軍,推動專汽產業做大做強。通過2—3年努力,力爭程力集團冷藏車、齊星集團新能源重卡及新能源商務車、楚勝集團油罐車、江南專汽消防車、潤力專汽高空作業車、新楚風新能源專用車、玉柴東特化工防腐液體車、許繼三鈴電源搶險車、齊星和威爾特芬旅居車、聚力科技洗掃車等具有較高創新水平的40個拳頭產品產銷量國內排名第一。(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隨縣政府、曾都區政府、隨州高新區管委會、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
2.強化質量標準建設。鼓勵企業參與和起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盡快出臺旅居車、高空作業車、隨車吊、畜牧車、抑塵車、危化品常壓罐車等隨州特色車型團體標準,專用車智能網聯終端、平臺及通信協議標準,提升隨州專用車定價話語權。全面建設全國專用車質量提升示范區,通過舉辦質量大比武和產品創新大賽等活動,提升隨州專用汽車產業的質量信譽、質量安全水平;圍繞研發創新、生產制造、質量管理和營銷服務等加強質量控制,支持企業提高質量在線監測、在線控制和產品生產周期質量追溯能力。加快申報“隨州專汽”集體商標,推動隨州專汽向“品牌高端化、企業國際化、產品服務卓越化”發展。(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市汽車行業協會、中國聯通(隨州)工業互聯網研究院)
(二)以“三大環節”為關鍵,推動上裝升級、底盤換電、智慧賦能
1.推動上裝升級。圍繞上裝裝備高端化、關鍵部件標準化、研發試驗檢測隨州化,推動上裝升級。上裝裝備升級,加快電動水泵(油泵)、智能觸手、危化品控制系統、集成控制面板、智能壓縮、主動被動安全、系統集成及組件、整體工藝設計等技術創新。加速上裝控制器的研制和轉化,推進上裝車聯網平臺的普及和應用。關鍵部件升級,聚焦材料輕量化、部件高新化、作業自動化,引導玉柴東特、楚勝集團等重點企業加快高強度鋼、碳基復合材料等新材料研發應用,加快光電類傳感器、電控系統、電磁控制閥等關鍵零部件企業引進培育,探索一鍵操作、遠程監控、智能網聯等自動控制技術設計開發。試驗檢測升級,支持國家專用汽車車載裝置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提升專用車專用性能、作業功能、安全性能等參數檢驗檢測能力。加快專用汽車和應急裝備檢測研發基地建設,盡早實現專用車檢測認證、新產品研發試驗、應急裝備實景檢驗、關鍵零部件質量檢測等多重配套服務本土化,填補專汽檢驗檢測方面的空白。(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市經信局,責任單位:曾都區政府、市市場監管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
2.推動底盤換電。圍繞新能源底盤研發創新和動力電池及氫能裝備產業鏈布局,推動底盤換電。抓住新能源底盤風口。發揮程力集團、新楚風新能源整車資質資源,以線控底盤為抓手,依托清華工業研究院、成都壹為技術,加快氫燃料電池和純電動商用車(專用車)底盤及整車項目建設,對標國內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發展模式及技術路線,招引新能源動力總成項目落戶隨州。鼓勵程力集團、新楚風開發適合我市專用車特點的環衛車、平板車、高空作業車等新能源底盤,打造全國最大新能源汽車定制化底盤制造中心。(牽頭單位:曾都區政府,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布局動力電池和氫能裝備產業鏈。把握新能源商用車爆發拐點,推動汽車產業與新能產業關聯耦合、相互賦能。支持恩耐吉科技正極材料、犇星電解液原材料等項目擴大產能,推動犇星多孔硅、昱通銅箔、斯諾負極材料、允升科技儲能電池組等項目盡快投產,加快動力電池關鍵部件鏈式布局;高起點規劃建設氫能產業園,發揮隨州風光綠能的資源優勢,以齊星光伏綠氫制取、玉柴東特氫氣儲運、三峰透平氫燃料電池空壓機、新楚風燃料電池汽車等項目為重點,“串珠成鏈”構建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閉環。(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隨縣政府、廣水市政府、曾都區政府、隨州高新區管委會)
3.推動智慧賦能。圍繞智能制造、科技成果轉化、新產品研發,推動智慧賦能。智能制造賦能。引導專汽企業對標中集的“燈塔工廠”,以“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為抓手,圍繞裝備、產品、生產智能化,建設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創建以專用汽車為主導的省級數字經濟標桿園區,推動智能化升級。推進江南專汽、新楚風、齊星集團、毅興智能等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建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加快齊星集團智能化數控模具、毅興智能數控機床、天一智能、瑯菱智能結構件等與專用車企業項目對接,加快核心技術、系統解決方案等關鍵領域突破。科技成果賦能。加快“三大研究院”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建立以研究院為主體的專用汽車產業共性技術研發、技術咨詢與服務、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及專汽綜合人才培訓等技術與服務平臺。建好研發中心,形成整套技術孵化體系。做好智投工作,創新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把握技術熟化、成果落地、技術驗證三個環節,重點在輕量化技術、整車集成技術、專用車制造及上裝零部件的標準化、模塊化設計技術、車聯網、衛星導航技術、危化車安全技術等方面實現應用轉化。新產品賦能。引進中電集團、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攜手電信、移動、聯通等運營商服務專汽產品研發,重點支持城市環衛、物流運輸、工程自卸等專汽生產企業,緊盯短距離、高頻次應用場景開展產品應用技術研發。引導新楚風、程力集團、壹為公司對標國內新能源新秀企業,重點發展目前規模化程度高、極具發展潛力的輕型純電動廂式、倉柵式專用車,做到上裝和底盤集成式開發,解決我市底盤企業做不大、做不強的問題。(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湖北省專汽研究院、隨州武漢理工大學工業研究院、中國聯通(隨州)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中國移動隨州分公司、中國電信隨州分公司)
(三)以“四新模式”為突破,加快培育產業生態
1.把握新技術。瞄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應急化、上裝底盤一體化開發應用新技術,推動專汽產業轉型。根據場景特性,合理運用純電、氫燃料電池、增程技術,宜電則電、宜氫則氫、宜油則油,因能制宜。加快市場化、規模化、高效化的整車創新,重點開展整車輕量化、智能控制、安全運維、電控共性關鍵集成技術研發,推動“隨車吊智能計重設備”智能傳感、大數據分析技術、高端智能渣土車車聯網和北斗導航技術、高空作業車自動動作、軌跡控制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推動湖北省專汽研究院、隨州武漢理工大學工業研究院、中國聯通(隨州)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以及相關專用汽車龍頭企業,合作成立2—3家創新型實體公司,進行智能網聯環衛車、增程式混合動力專用汽車的技術開發和相關營運探索。(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經信局、湖北省專汽研究院、隨州武漢理工大學工業研究院、中國聯通(隨州)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中國移動隨州分公司)
2.打造新業態。以建設供應鏈平臺為抓手,凝聚企業發展合力,實現抱團發展。支持企業拓展專汽領域,在專汽技術上疊加互聯網與信息化、新能源、新材料等相關技術,推動隨州專汽銷售數字化、后市場服務數字化,為專汽產業實現跨界融合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推動專汽產業與應急產業耦合發展,打造以應急專用汽車、應急救災篷布、應急風機為核心的應急產業體系。建設新能化智能化,綠色發展的氫能優先路徑的生產供應體系。(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隨縣政府、廣水市政府、曾都區政府、隨州高新區管委會、市科技局、市應急管理局)
3.形成新生態。深入摸排現有產業鏈條,拓寬拓深產業鏈,找到市場興奮點,并集中力量將其轉化為產業鏈切入點,積聚人才、積聚市場,形成隨州專汽產業生態。推進傳統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轉型。推進東風馬可迅、華龍車燈、齊星集團等零部件企業,加速向智能電動車零部件企業轉型;招引培育線控底盤、分布式驅動、智享駕艙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項目。推進專汽向裝備產業鏈延伸。針對機場地勤、車站碼頭、工地礦區、應急救援、軍事后勤等特定場景的市場需求,定向開發專用運載裝備或作業裝備。支持神拓智能等企業開發純電動智能礦卡、井下混凝土攪拌車、智能鏟運機等系列礦用機械裝備;支持天一智能、毅興智能、瑯菱機械等企業開發標準化精密器件、自動化精密設備、納米級研磨機等產品,引領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曾都區政府、廣水市政府、隨州高新區管委會)
4.建立新場景。加快推進公共領域電動化步伐,根據新能源底盤和專用車開發試制需求,在曾都區開辟新能源專用車封閉測試區間,為新車型中試提供測試場景。依托隨州高新區化工園、新楚風工業園、氫能小鎮、隨縣綠色礦山,建設制、加氫站和充換電站,培育產業集聚、鏈式發展的氫能產業基地。(牽頭單位:曾都區政府、隨州高新區管委會,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商務局)
(四)以“五大類產品”為重點,推動新能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以五大類重點車型為突破口率先轉型,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物流類產品方面,推動冷藏車溫控技術智能升級,加快智能化相關產品在專汽領域的應用,引導新楚風、江南專汽等21家冷藏車生產企業在制冷、保鮮、新材料、新工藝等重點領域突破發展。環衛類產品方面,推動環衛車應用場景加速拓展,引導程力集團、凱力專汽等環衛車生產企業由做單一產品向城市環衛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轉變,加快模塊化、標準化、柔性化、智能化生產線改造,引導新楚風、程力集團加快新能源專用車底盤開發力度,帶動環衛車生產企業加快生產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環衛車。應急類產品方面,推動應急專用車產業跨界融合,發揮隨州消防車、負壓救護車、消毒車、醫廢收集處理車、應急通訊指揮車、排澇車、電源車、清障車、絕緣斗臂車等應急車型市場優勢,拓展集預警、救援、裝備、通信于一體的應急裝備產業鏈。緊跟市場前景廣闊的危化品運輸車遠程智能監控技術,推動隨州武漢理工大學工業研究院“危化品運輸車遠程智能監控系統”的市場運用,支持重點消防車資質生產企業發展高端智能化消防車,引導重汽華威、楚勝汽車、宏宇專汽等工程類、應急類重點專汽企業向應急產業橫向和縱向兩個切面方向深度滲透。文旅類產品方面,推動旅居車功能設計個性多元,支持旅居車重點企業搶抓市場份額,加快提升市場占有率,引導企業在標準制定、系統集成、系統開發、配套服務等方面深入發展,適應旅游新消費趨勢,鼓勵打造旅居車營地,促進旅游消費提質升級;鼓勵齊星集團、威爾特芬等旅居車生產企業開發旅居車配套件,不僅做車輛的開發商,還爭做成熟配套件的供應商;針對國內旅居車后市場不規范問題,鼓勵企業深入挖掘旅居車應用市場的開發,嘗試進入旅居車后市場運營和服務領域。危化品運輸車方面,推動危化品運輸車安全性能整體提升,鼓勵楚勝汽車、同威專汽等企業對標歐洲企業技術水平,積極大膽進行原始創新,或引進歐洲企業先進上下料技術、控制技術、整車主動及被動安全技術,全面提升危化品車輛的整體開發水平、制造工藝及質量可追溯體系,深度挖掘國內危化品市場,支持重點危化車生產企業開發智能化危化品專用車。(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隨縣政府、曾都區政府、隨州高新區管委會、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文旅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執法委、中國聯通(隨州)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中國移動隨州分公司)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由市專汽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全市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工作。建立隨州專汽產業專家委員會,邀請全國專汽領域的知名專家參加,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聘請專業的咨詢公司,每半年為市委、市政府提供咨詢報告以及隨州專汽技術路線、發展規劃等重大方向性問題的解決方案。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信局,負責日常統籌協調工作,要建立任務清單、責任清單、進度清單,確保重點工作落實。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每季度報送一次工作進展情況,領導小組每半年召開一次調度會議,聽取相關單位工作情況匯報。(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專汽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二)加強政策支持。加快主城區公共領域專用車新能源化進程。2025年底,城區內環衛作業、市政園林、物流配送等運營實體的新能源車型占比力爭達到40%。(牽頭單位:市城管執法委,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管理局)設立產業聯盟發展基金。成立由行業龍頭企業組成的專汽聯盟,通過政府、聯盟企業、專業基金機構共同出資的方式,聯合省、市、縣三級和長江汽車產業供應鏈公司共同設立10億元產業聯盟發展基金,重點支持我市專用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項目建設和產品研發。(牽頭單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經信局、市金控集團)支持隨州底盤和專用車新能源化。對隨州底盤企業新上新能源底盤、燃油底盤進入工信部機動車產品公告目錄的,分別給予每個公告(不含擴展公告)10萬元、5萬元獎勵;對隨州專用車生產企業新上新能源專用車進入工信部機動車產品公告目錄的,給予每個公告(不含擴展公告)1萬元獎勵;對隨州底盤和專用車生產企業年產銷新能源車首次過1000輛、5000輛、1萬輛的,分別給予10萬元、3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上述獎勵資金由企業屬地財政負擔,其中曾都區、隨州高新區按稅收分成比例由市區共擔;對隨州自營出口的專用車及零部件企業,市財政按出口增量部分每出口1美元獎勵0.04元的標準進行獎勵。(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及管委會)
(三)加強要素保障。強化土地供給。對新能化智能化汽車項目,建立用地審查報批綠色通道,由市級統一調配建設用地指標,重大項目爭取省級調配,優先保障項目土地供給。對傳統燃油專用車新建及擴改項目,審慎批準建設用地。(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強化金融支持。發揮金融要素支撐作用,完善消費端的補貼收費政策和金融服務政策,鼓勵政府投資平臺和社會資本發展針對新能源專用車的汽車金融、汽車租賃業務,降低客戶端新能源車型購置成本。(牽頭單位: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金控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