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行業資訊
本文將為大家具體介紹關于征集安徽省“綠島”項目條件要求,首先大家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綠島”項目?“綠島”項目支持政策等內容,需要咨詢申請的企業單位可以看看,需要咨詢或者申報的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你解答指導!
政策指導免費電話:19855109130(可加v),0551-65300586
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助力中小微企業解決污染物治理問題,我廳對標學習江蘇省經驗,擬在全省建設“綠島”項目庫。我廳將為入庫項目建設提供技術支持服務,在資金申報、執法豁免等方面給予激勵。“綠島”項目庫包括已建、在建、擬建項目,實行動態管理。為提升服務精準度,現向全社會征求有意向參與“綠島”建設的企業和園區。
“我想建”:征求有“綠島”建設需求的園區、企業。我廳將安排專業機構點對點幫扶,提供治污技術指導,簡化“綠島”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手續,協助申請生態環境資金和環保貸款。
“我能建”:征求有能力建設或運營“綠島”項目的環保企業。我廳將搭建治污供需平臺,支持環保產業發展。
“我已建”:征求在建或建成的發揮“綠島”作用的企業或園區。我廳在確認“綠島”建設成效后,納入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
社會各界如有“綠島”建設需求,請在10月底前填寫附表發送至指定郵箱或者電話告知我廳,亦可推薦需要采用“綠島”模式治污的線索,我廳將根據第一批征集情況,適時開展后續征集活動,持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多更好服務!
工業園區、工業聚集區、畜禽水產養殖集中區、餐飲業一條街等管理機構以及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可參考典型案例謀劃需求。有意向的管委會、協會等可電話聯系我廳,我廳安排專人對接指導。
什么是“綠島”?
“綠島”是指由政府各部門、各類機構團體組織多元投資或企業單獨投資、供多個市場主體共享的環保設施,含水、大氣等污染物治理設施或廢物儲存場所,目的是實現污染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穩定達標排放。“綠島”項目是指建設集中共享環保設施的項目。“綠島”項目總體劃分為工業“綠島”、農業“綠島”、服務業“綠島”。
為什么要建設“綠島”?
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深入推進,污染物排放削減的空間越來越小,減污對象從以前的排污大戶為主轉向全社會全行業全要素減排。而一些中小微企業因技術經濟人員等原因,治污設備水平低,操作不規范,導致達標不穩定情況時常發生;由于單一企業治污無規模效益,治污成本相對較高,企業陷入“治污可能要賠錢,不治可能要停產”的兩難境地。在此背景下,建設“綠島”是降低中小微企業治污成本的創新舉措。通過引導建設多個企業共享型環保設施,實現污染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提升減污裝置質效,降低中小微企業治污成本。建設“綠島”是助推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綠島”建設將減污治污措施由單一企業的環保義務轉化為具有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經營性項目,為社會資金參與生態環境治理創造條件,構建環境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
“綠島”項目支持政策
國家層面:
《關于加強自由貿易試驗區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十四五”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工作實施方案》
省級層面:《安徽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安徽省“十四五”節能減排實施方案》
“綠島”項目特點:
*服務于地理位置相對集中的中小微企業
*減少污染物排放量或降低環境風險
*多家共用共享
市政污水處理廠和管網建設、工業園區應配套的工業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是城市環境基礎設施,不視為“綠島”。
“綠島”項目主要形式:
工業綠島:地理位置相近、生產工藝和污染物性質相似的中小企業,單獨或依托產業園區(集中區)以及治污能力強的規模企業建設集中式的污染治理設施,開展大氣、水污染物集中治理以及危險廢物規范集中收集貯存。如多家印染企業共用的污水處理設施、多家家具企業共用的噴涂操作中心、多家膠合板企業共用的集中制膠車間、園區危廢集中臨時儲存間等。
農業綠島:建設畜禽糞便、尾水集中處理或資源化利用中心,幫助解決規模以下養殖企業畜禽糞便、尾水處理問題;如建設集中的水產養殖尾水凈化設施,幫助連片養殖區域的養殖戶統一解決尾水處理達標及水回用等難題。
服務業綠島:餐飲、汽車維修等行業,通過建設公共煙道、集中油煙處理設備、4S店公共噴漆操作間、集中加工點等設施,實現油煙、揮發性有機物、粉塵、噪音等污染集中治理。
——————————典型案例——————————
——工業綠島——
1、電鍍園區廢水集中處理
建設背景:某電鍍園區匯集了四十多家從事表面處理的中小型企業,由于電鍍工藝日新月異,各電鍍企業對產品不斷升級調整。采用原來熟悉的處理工藝難以有效處理新增的污染物,園區企業環保專業技術人員少,對新的處理工藝效果存在擔心,害怕投資幾百萬元改造廢水處理設施,萬一不達標損失較大。
建設內容:引進專業環保公司,承接污水處理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建設事故廢水處理、混排廢水處理、含鎳廢水處理、前處理廢水處理、生物處理、污泥處理、中水回用、硫酸和過氧化氫等儲存裝置,添加藥劑系統、輔助系統、MVR廢水濃縮蒸發系統、電氣控制等國產設備。項目建成后,將新增5000噸/日的廢水處理能力,與改建后的一期項目最終形成10000噸/日污水處理能力。
環境效益:該項目在污染物排放要求從《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表2新建企業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提標至表3水排放特別限值,鉻等重金屬排放濃度降低50%,COD濃度排放濃度降低30%。
2、 危險廢物集中收集貯存轉運
建設背景:某地經濟技術開發區及周邊區域中小微企業危險廢物貯存水平低、單個企業貯存量少、風險防范設備設施落后、管理水平低、處置成本高。
建設內容:園區在新建科研廠房內集中設置甲、丙類危化品倉庫,配套建設廢水、廢氣處理系統,同步建設危廢檢測實驗室,配備重金屬離子檢測ICP、鹵素離子色譜、COD檢測儀、紅外光譜儀等大型實驗室設備及常規設備;自行開發“危廢收集智慧云倉”系統及危廢智能收集裝置。園區及周邊中小微企業利用云倉系統,實現了各類危險廢物從產生、暫存、轉移到處置整個過程“就地分類收集、安全及時轉移和實時全程監控”的規范化監管。
環境效益:建成運營后可收集貯存轉運5000t/a危險廢物、25000t/a廢礦物油及含廢礦物油廢物。
3、家具行業集中噴涂中心
建設背景:某縣有木材加工、家具制造類企業200余家,其中涉及噴漆工藝的企業近70家,分布在全縣各個鄉鎮、園區。企業揮發性有機物處理設備常常質次價高,廢氣收集處理不到位等問題時有發生。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亦指出,該縣家具行業集群存在廢氣無組織排放、污染治理設施閑置等問題。
建設內容:縣政府牽頭,組織木材加工、家具企業統一思想,建設噴涂集中區。集中區規劃占地面積3.97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廠區占地面積1.27萬平方米,建有7條機器人涂裝智能自動生產線,年噴涂量50余萬平方米,2021年11月底正式投運。二期項目占地面積2.7萬平方米,新建機器人涂裝智能生產線10條,年噴涂量可達100萬平方米。該項目采用5G智能機器人噴涂技術、智聯網云數據技術,降低了近60%的綜合涂裝成本,每平米噴涂成本遠低于傳統手工噴涂成本,大大增強了噴涂中心的市場競爭力。目前,已為縣內20余家板材企業提供集中噴涂服務,預計項目全部投運后,可將服務范圍擴大至50家以上。
環境效益:該項目污染處理設施較為科學,有效降低大氣污染物排放,每年可減少排放顆粒物95噸、VOCs190噸。生產廢水經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后,80%回用,20%接管園區污水處理廠。
——農業綠島——
4、畜禽糞污集中收集資源化利用
建設背景:某縣畜禽養殖業發達,規模以下的養殖戶眾多,單體養殖量小,單獨建設和運維污染處理設施成本高,時常出現畜禽糞便積壓,造成水體、土壤污染。
建設內容:當地養殖協會牽頭聘請專業機構,自主研發了一套畜禽糞污智能集中收集管控系統,建立一支專業化畜禽糞污運輸隊,形成了完善的收集和轉運體系。養殖戶在手機APP上通過創建工單、輸入預估量和發起任務等步驟完成下單,后臺接單后,很快就會有人上門服務。畜禽糞污通過運輸車轉運到廠后,將畜禽糞便通過厭氧發酵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產生的沼氣,三分之一發電上網,三分之二提純生物天然氣并入當地燃氣管網,沼渣生產有機肥、沼液供給周邊農民和農場替代化肥或生產液體肥料,減少化肥的投入,并生產出綠色有機農產品,形成“畜禽糞—沼氣—發電+提純天然氣—有機肥—生態種植”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每年可產沼氣700萬方,發電1380萬度。
環境效益:該項目可年處理畜禽糞污18.88萬噸,服務縣境內1500余戶分散的非規模化養殖場,一度積壓的雞糞、鴨糞等可以日產日清,上億只畜禽實現“近零排放”。
5、水產智能化養殖尾水凈化處置循環利用
建設背景:某鎮水產養殖業發達,小規模經營的水產養殖戶有數百家。原先該鎮水產養殖戶養殖尾水以原位凈化為主、異位凈化為輔,養殖尾水污染治理效率較低,難以滿足達標排放要求;但由于治理成本較高和建設高效治理設施所必需的水域面積限制,分散獨立的養殖戶難以采取養殖尾水凈化措施以實現尾水穩定達標排放。
建設內容:鎮內養殖戶整合,組建養殖聯合體,合并養殖塘。建設用地總面積6000畝,其中5000畝用于建設水產養殖區,320余戶水產養殖戶各自擁有自己的養殖塘,1000畝用于建設尾水集中凈化塘。水質凈化采用沉淀、曝氣及生物凈化三級凈化工藝,養殖尾水處理后的循環使用。除暴雨季及特殊清塘時期,凈化塘尾水不外排。
環境效益:養殖尾水水體固體懸浮物去除率95%以上、總氮和總磷指標去除率80%以上、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以上。據估算,本項目每年可實現化學需氧量、總氮和總磷減排約12噸、6噸和2噸。
——服務業綠島——
6、餐飲油煙集中治理
建設背景:某地餐飲一條街匯聚著燒烤、火鍋、炒菜等多種餐飲類型,為群眾提供方便的餐飲服務。但因為離居民區(樓)較近,每年收到的油煙擾民投訴高達400多條,餐飲企業與居民矛盾激化。經查部分餐飲企業未安裝有效的油煙凈化設施或運轉效率很低,油煙處理效果不明顯,確實影響了居民生活,致使該餐飲一條街難以持續發展。
建設內容:街道辦牽頭在部分居民樓安裝共用管道至樓頂集中凈化治理,實現了餐飲油煙的集中收集、集中處理、規范排放,有效解決了餐飲企業規模小、油煙無組織排放、維護保養費用高等難題。
環境效益:“綠島”項目建成運營后,該地區油煙排放量下降了65%,全區的餐飲油煙投訴同比下降32.4%,現在該餐飲一條街已實現零投訴。
7、汽車維修共享噴涂中心
建設背景:某城市主城區汽車銷售協會為提升全行業規范化管理水平,解決汽車維修行業噴漆房低端、噴漆質量差的問題,建設集中噴涂中心,同步解決噴廢氣穩定達標排放問題。該項目可覆蓋半徑十公里范圍內汽車銷售及維修行業鈑噴業務。
建設內容:噴涂中心項目占地面積24000平方,設置4條鈑噴作業流水線,其中建設67間打磨房和50間烤漆房,達到年加工30000張汽車面生產規模。針對鈑噴車間鈑金區域廢氣、打磨粉塵及噴漆、流平、調漆、烘干廢氣的收集、處理均進行了技術改良,噴涂作業產生的顆粒物、VOCs排放量可有效降低。項目投產后,可將鈑噴場地租賃給需要的企業,亦可由企業自行安排人員噴涂作業,還可由建設單位代工完成噴涂作業,以收取租金和環保養護成本。
環境效益:噴涂工序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集中收集,集中處理,可減排顆粒物約4.45t/a,減排總揮發性有機物(VOCs)約7.87t/a,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逐漸取代區域內不符合環保要求的“街邊店”和“小噴涂”,原來維修企業周邊居住環境得到改善。